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新兴科技,人工智能的哲学及伦理探讨、科技治理、科技与社会等。
个人简介
女,哲学博士,广东哲学学会理事,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下的新兴科技,人工智能的哲学及伦理探讨、科技治理、科技与社会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市项目等项目十余项,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学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及媒体等发表论文及理论文章30余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学习强国等多方转载。
教育背景
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至今任职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期间2016年晋升副教授,2024年晋升教授,2019年晋升硕士生导师,2016-2022概论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学术兼职
广东省哲学学会理事
主要论文
1.科学、技术与社会视野下的逻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2.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叙事逻辑,南方日报,2023年8月,学习强国等多方媒体转载
3.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科技管理研究,中文核心,2024年10月
4.国内外数字劳动研究回溯与趋势展望 科学.经济.社会 2024年6月
5.社会认知逻辑述评,逻辑学研究,2024年4月
6.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探索,当代中国史研究,CSSCCI,2023年8月
7.STS视角下逻辑研究的三重进路, 学术研究,CSSCCI,2022年12月
8.审视逻辑建构主义,广东社会科学,CSSCCI,2022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坚持守正创新,科技赋能公共文化文化升级,羊城晚报,2023年7月
10.回归文化的双重属性,打造广州文化产业园区品牌,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
科研项目
科学、技术、社会视角下的逻辑研究(2015-2021),国家社科基金,已结,
广东追龙战略提出发展及实施的实践研究(2018-2022),广东省哲社,已结,
广州文化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支撑实体经济研究(2018-2021),广州哲社,已结,
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的问题现状与政策研究(2023-),广州市哲社,在研。
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研究》(2018-2023)
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数字智能技术与哲学发展及知识生产范式变革研究》(2024-),在研。
教学活动
主讲课程:
本硕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概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
专业硕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等课程。
在线开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导论:马克思主义观》部分
在线开放课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八章。
主持教改课题:
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课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机制探析(广东省教育厅)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改革模式的探索(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