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高等工程教育;教育教学评估。
个人简介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新工科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工程教育、教育教学评估、高校管理等方面研究,经过多年积累,取得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果。主持省部级课题 8 项,主要参与 6 项;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等国内外期刊杂志、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20 多篇。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1项,国家级和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多项。
教育背景
2002.09-2004.07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8.09-1999.06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专业教师进修班 结业;
1992.09-1996.07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 获理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6年7月-至今,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
2008年评聘为副研究员,2014年评聘为研究员;2019受聘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1年任教务处副处长、创新创业学院(创客学院)副院长,2018年任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建设中心常务副主任,2022年任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2023年任教务处处长。
学术兼职
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2019.12-2022.1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 理事(2023.10-2028.0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委会 常务理事(2023.10-2028.09)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 副会长(2023.12-2028.11)
广东省教育评估协会 常务理事(2020.10-2025.09)
主要论文
[1]地方高校“三位一体”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已录用).
[2]比较视野下粤港澳大湾区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4,9(01):37-43.
[3]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3):74-78+119.
[4]三螺旋理论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J].教育探索,2023,(08):7-11.
[5]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探析[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23,12(02):51-55+67.
[6]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工科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探索,2022,(04):39-42.
[7]产学深度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2):54-60.
[8]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25-30.
[9]新工科多专业融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2):50-56.
[10]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4,37(04):1-4+123.
[11]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路径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7):201-204.
[12]全程产学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思考——基于高校教学运行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4(02):116-118.
[13]校企联合 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3(04):40-41.
[14]工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基于教学体系及运行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3(02):65-67.
[15]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05):76-81.
[16]国外著名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分析及经验启示——以伯克利加州、牛津、东京和柏林工业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04):80-85.
[17]伦敦大学内部治理及改革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10,24(10):17-20+24.
[18]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来自国外名校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10,8(03):70-75+89.
[19]美国多校园大学内部管理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02):71-76.
[20]学习型组织:高校管理改革的新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1):88-90.
[21]高校多校区办学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0):48-50.
[22]高校多校区办学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J].江苏高教,2005(04):61-64.
[23]高校考试管理改革与素质教育[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8):43-46.
[24]学分制与班级管理[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0):88-91.
科研项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高等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新工科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2PG0304),主持。
[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的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YJA880070),主持。
[3]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跨学科多专业融合培养的新工科人才人才学习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编号:E-GCJYZL20200813),主持。
[4]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大学课程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考核机制研究”(编号:SJJG20191216),主持。
[5]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专项:珠江三角洲地区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自主创新实证研究:模式选择、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EIA100373),主持。
[6]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珠江三角洲地方院校经管类本专科人才培养创新实证研究(2011B070300128),主持。
[7]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重点课题:本科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广东省高校内部的视角(GDJY-2014-C-a006),主持。
教学活动
主讲本科课程《工程伦理》《科技伦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