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青年发展,国家治理)
个人简介
入选广东省首批青年讲师团讲师,主持2019年度、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辅导员专项),201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等多个省部级课题,并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和光明网、《科技日报》《南方》杂志和《羊城晚报》等省级报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与理论文章;著作《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及建构路径研究》入选2024年度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文库;同时,个人荣获2023年度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2016年“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指导老师、2017年广东共青团团干讲党课大赛三等奖、2015年广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年会论文一等奖、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文一等奖、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案例二等奖、广东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二等奖和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学视频二等奖等荣誉;曾指导学生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二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2022年度社会实践(全国百优)调研报告和“博学·修身·励志·报国”主题教育系统活动一等奖等奖项。
教育背景
2000年9月—2004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金融学,经济学学士;
2004年9月-2006年7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法学硕士;
2011年9月-2015年12月,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法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6年7月—2009年4月,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工会委员;
2009年5月—2018年12月,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2019年1月—今,广东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学术兼职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工业大学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研究员
广东工业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论文
1.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高校港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现状及其塑造机制,高校辅导员学刊,2024 (01)
2.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内地高校港籍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机理——基于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分析,高校辅导员学刊,2023 (04)
3.文化资本视域下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以G大学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22 (05)
4.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历史、机制与趋势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 (04)
5.非政府论坛的侨务公共外交功能论析——以世界华商大会为例,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 (01)
6.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研究综述,当代青年研究,2016 (06)
7.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侨务公共外交——基于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效果评估,东南亚研究,2015 (06)
科研项目
1.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香港青少年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研究”(23VSZ118),国家级,排名第一,在研。
2.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及建构路径研究”(19VSZ142),国家级,排名第一,结项。
3.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ChatGPT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23JDVSZ3062),省部级,排名第一,在研。
4.2018年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内地高校港籍学生国家认同的测量、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究”(2018LX175),省部级,排名第一,结项。
5.2023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治理策略研究”(2023GXSZ023)市厅级,排名第一,在研。
6.2021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课题“香港青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创业意愿及引导路径研究”(2021WT037),市厅级,排名第一,结项。
7.2015-2016年度广东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重点课题“内地港籍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及建构路径——基于珠三角地区高校的实证研究”(2015A007),市厅级,排名第一,结项。
8.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香港青年国民教育路径研究”(21YJ880006),省部级,排名第二,结项。
教学活动
担任本科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军事理论、国家安全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教育等多门课程教学工作。